安徽省紅薯淀粉加工廢水還田利用技術規范通過專家審議
清潔生產與循環經濟中心
|
2019-07-19 09:04:00
紅薯產業是我國山東、河南、安徽等地縣域經濟發展和農民脫貧致富的重要支柱產業,但紅薯淀粉加工廢水排放日益成為這些地區的主要環境問題。安徽省潁上縣是主要紅薯種植和紅薯淀粉加工區,淀粉加工廢水給沙潁河區域水環境改善造成巨大壓力。為解決淀粉廢水問題,我院聯合安徽省環境科學研究院共同承擔“十三五”淮河水專項“紅薯淀粉加工廢水還田利用技術驗證及推廣應用”課題研究,經過2年研究,取得顯著成果,在此基礎上編制了《安徽省紅薯淀粉加工廢水還田利用技術規范(試行)》(以下簡稱“規范”)。
2019年7月11日,安徽省生態環境廳在合肥組織召開《規范》專家審議會,與會專家來自生態環境部環境標準所、農業農村部環保監測所、中國農科院農產品加工所、安徽農業大學、安徽省農科院、省環境學會、阜陽市環科所等單位,廳土壤處、科財處等部門有關負責人參加會議。廳土壤處孫莉寧調研員主持會議。
評審會上,專家組認為《規范》內容完整,技術要求合理,對規范和指導安徽省紅薯淀粉加工廢水還田利用,以及對紅薯淀粉加工產業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專家組一致同意通過《規范》審議。
本次《規范》專家審議的通過,很好地達到了“系列化、標準化和規?;边@一水專項標志性成果的要求,將有力促進安徽省紅薯淀粉加工廢水的治理及資源化利用水平全面提升。

